以下文章來源于廣東徐克成關愛健康 ,作者林泓
這是徐克成關新近觀察到的一個個案。雖是個案,循證醫學證據級別不高,但絕對真實。我們希望這項關愛健康的工作能讓更多人受益。
“放療揀回一條命,卻讓我活得很難!”回憶起過往經歷,邱先生感慨萬千。
63歲的邱先生是多年的鼻咽癌康復者。1999年冬天的一個早晨,他擤鼻涕時發現有血絲,吃了半個月消炎藥也不見好。到醫院一檢查,竟是鼻咽癌Ⅱ期。做了20次放療,病情一直控制穩定。
風平浪靜過了17年,就在他幾乎都忘了自己得過鼻咽癌時,2016年,放療的嚴重后遺癥找上了他——口齒不清、耳朵流膿、聽力受損。為了改善聽力,他到醫院做了耳膜的置管引流。但由于放療導致的耳膜纖維化,導致引流管經常脫落。反復穿插管的后果是很可能完全失聰。無奈之下,邱先生放棄置管,戴起了助聽器。
2019年1月,他從朋友處了解到,徐克成教授的吸氫體驗,專門幫助癌癥患者康復。“當初是奔著防復發的心態去吸氫的,聽力改善是意外之喜!”他清楚地記得,當第一次來到工作室,沒戴助聽器,與工作室孔醫生交談十分費力。吸氫兩個半月后,他明顯感到聽力改善了,口齒清晰了不少,能與人正常交流了。
5月10日,在工作室的建議下,邱先生到醫院做了聽力檢查。“不是錯覺,聽力的的確確好轉了!”
左圖:2017年2月23日吸氫前,右耳氣導聽閾為62.5(重度聽力損失);左耳氣導聽閾為58.75(20170223,中度聽力損失)
右圖:2019年5月10日吸氫后,右耳氣導聽閾為41.25(中度聽力損失);左耳氣導聽閾42.5(中度聽力損失)
堅持連續吸氫三個月,邱先生的聽力明顯改善,可以完全不用助聽器,他心中好歡喜。
5月下旬,他帶著老婆到湖北旅游,開開心心地玩了十天后,又回到工作室繼續吸氫,他說:“氫不能停!”
后記
鼻咽癌,又被稱為“廣東瘤”,是全球極少數以地區命名的腫瘤之一。根據世界衛生組織估計,全世界的鼻咽癌病例約80%在中國。全國60%的病例在廣東。
放射改善是鼻咽癌的首選改善方法。由于放療部位的特殊性,鼻咽癌病人的副反應尤其嚴重。包括:長期口干舌燥、張口困難、吞咽困難、呼吸困難、味覺減退、視力減退、聽力減退、嗅覺減退、肩頸活動受限、語言能力受限……這些后遺癥不僅可以發生在放療期間,更有可能在往后的幾年甚至十幾年內發生。針對這樣的后遺癥,常規的康復鍛煉和改善手段,收效往往不盡如人意。
為此,徐克成于今年5月正式啟動“吸氫的真實世界隨訪觀察”,接受被放療遺癥困擾的鼻咽癌患者自愿免費體驗。經過近兩個月的觀察,確有一些鼻咽癌患者癥狀得到改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