編者按:在日益豐富的氫產品中,筆者一直關注和傾心是是吸氫,尤其是低濃度氫氣吸入,作為已經獲得日本厚生省認可的醫療行為,氫氣吸入有可能在未來進入醫療體系,發揮重要的危急重癥輔助改善作用,吸氫,真心是可以救命的!
在大肆宣傳氫氣吸入的好處之前,我先回答幾個問題:
※ 首先氫氣吸入濃度越高越好嗎?
不是的,要知道氫氣是有易燃易爆特性的,空氣中燃爆范圍比較廣泛(4-74%),因此在使用氣體吸入這種方式的時候,我們大力推廣2%濃度的低流量吸氫設備,可以保證使用安全無風險。
另外也不是氫氣吸入濃度越高效果越好,高濃度的氫氣吸入不但有爆炸風險,而且在使用效果上并不比低濃度好多少(很多實驗證據即將發表),簡單來說,如果2%濃度吸氫2小時和80%濃度(這是最高了,人體必需保證20%的氧氣濃度)吸氫1小時效果相同,我們寧愿多吸一個小時,以時間換安全,也不會選擇吸入高濃度氫氣,開玩笑!吸入的氣體到了肺里也是可以爆炸的濃度,萬一出了事情,誰能負責!
※ 第二個問題,如何實現2%的氫氣吸入濃度呢?
這個非常簡單,我們利用產氫設備產出100%純度的氫氣(100%的純氫沒有爆炸風險),然后流量控制在300毫升/每分鐘左右,人體每次呼吸的時候,正常呼吸大約是2秒吸氣2秒呼氣,在吸氣的2秒鐘,需要吸入500毫升左右的總氣體量,鼻氧管會提供10毫升左右的氫氣,從鼻氧管間隙間吸入的空氣總量約500毫升,這樣計算下來混合進入人體的氫氣濃度就是2%左右。
氫氣發生器產生的純氫沒有爆炸風險,吸入的氫氣濃度也是安全范圍,重要的是因為機器流量比較小,吸氫過程中排放到外界的氫氣含量也不會高,對使用空間大小和通風好壞沒有要求。
※ 第三個問題,所有氫氣發生器的產氫技術一樣安全嗎?
科普一下氫氣的產生方式,高濃度的氫氧混合氣是通過堿液(水中加入氫氧化鉀等強堿)電解方式產生的,這種氣體本身就會遇到靜電燃燒爆炸(靜電是無所不在的),這種產氫技術在工業上都已經逐漸淘汰,由于功率比較大,電解過程產生熱量多,一些強堿的蒸汽還會混合著氣體流出來,對身體的不利影響更大,這種技術肯定不可能應用到醫療領域。
氫醫學目前認可的,是純水電解技術,這種技術產生的氫氣純度高,沒有雜質,產氫效率高,不會產生大量熱量影響機器運行,可以較好的維持2%濃度的氫氣吸入,是非常安全的產氫方式。
※ 吸氫有啥用?
這是一個令筆者驕傲的話題,從開始氫氣醫學研究,筆者就堅持認為氫氣吸入的價值和不可替代性。
首先對于各類危及生命的重癥,比如心梗、腦中風、心跳驟停,在搶救過程中吸入氫氣都可以很好的緩解嚴重程度,或者說可以救命的;
其次對于各種疑難雜癥,比如說腫瘤、類風濕、尿毒癥、老年癡呆等等,通過吸氫都可以得到改善,吸氫可以減輕放化療副作用,幫助抑制腫瘤復發轉移,尤其是老年癡呆。
大家都知道重度老年癡呆是沒有任何辦法的,而通過長時間的吸氫,可以非常顯著的讓老人家的癥狀得到轉歸,恢復較好的生活品質,對于我們這樣一個老年癡呆數量眾多的大國,這個效果是非常有有價值的,可以讓許多老人家可以安度晚年!
總而言之,吸氫,尤其是低濃度安全的吸氫,對疾病人群來說是“剛需”,很多情況下是不可替代的必要手段,氫氣吸入也將是未來彰顯氫醫學地位的重要疾病干預方式,希望更多的身患疾病的人們把它當做“救命稻草”去勇敢嘗試一下,氫氣吸入可以獲得奇跡!